【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江西横峰葛栽培生态系统
2020年1月19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27个)。江西横峰葛栽培生态系统是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之一。
【江西横峰葛栽培生态系统相关介绍】
江西横峰葛栽培生态系统位于横峰县。近年来,横峰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大力实施“农业稳县,打造中国葛业之都”的发展战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选育优良品种、培植“葛字号”企业,开发系列葛产品、开拓销售市场,加强政策与资金扶持等一系列举措,全县葛产业化经营呈现出领域拓宽、水平提高、进程加快,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势头。
横峰县素有“葛之乡”之美誉,具有1800多年的栽培历史,县内百姓挖葛取粉,加工成药品食品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上世纪90年代末,横峰县委、县政府着手振兴横峰葛产业。从2012年以来,全县葛根种植面积每年新增稳定在1万亩以上,目前达到3万亩的种植规模,种植的主要品种为横葛1号、横葛2号以及其它优系品种。
葛根种植规模“由小到大”,经营模式“由分散式向集约化”发展,种植模式“由传统种植向标准化种植”转变,全县葛根种植基地100亩以上的80余个,500亩以上的有30个,同时在葛源镇建立了千亩葛根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300亩有机葛栽种试验示范基地。葛产业已成为该县农业主导产业,葛根种植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该县把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出台政策、强化措施、加强引导、优化服务,全县涌现出葛加工企业15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横峰葛佬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葛根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70余家,带动3000余户农户从事葛根种植。葛系列产品有:葛佬凉茶、葛粉、葛片、葛花茶、葛酒、葛麻等,其中葛佬凉茶、葛佬葛粉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横峰葛2007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4年横峰葛种植与加工通过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认定为江西地方标准。2014年全县葛产业产值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3%,其中葛根种植产值2.4亿元,葛加工产值2.2亿元,农民从葛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收入1.3亿元,占农民总收入的15%以上。
横峰县积极挖掘“中国葛之乡”品牌优势,以葛源镇为引领实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完成了葛文化馆、葛文化村、葛产品电商集散中心、标准葛粉加工厂、葛组培中心、葛标准种植示范基地等建设,推动横峰葛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以葛为主“1+N”产业体系,为横峰县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该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2亿余元,出台了“一免、一奖、一贷、一贴”优惠政策,奖励种植大户220余家,担保贴息贷款额度7900余万元,用于扶持葛农葛根种植、葛加工龙头企业、葛文化挖掘等,受益葛农达3600余户、龙头企业(合作社)120余家。同时,充分利用省九大产业工程资金,近两年投入450万元奖励种植大户种植葛根,直接受益农户达1000户以上。
为推动葛产业快速发展,该县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横峰葛》江西省地方标准,建立葛种质资源圃、高标准种植200亩葛根试验示范基地。与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及大中专院校实行战略合作,成立江西绿色生态葛研究所,建成葛苗组培中心,成功开发葛酥饼、葛酒等30余种新兴葛系列产品。积极参加农产品展销和农超对接,全面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通过国有企业消费扶贫项目和县级农产品运营中心,依托E邮购、农村淘宝等农村电商服务点,强化葛系列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同时,采取“公司+集体经济+贫困户”利益链接模式,参与对接贫困户1200余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实施后,全县以葛为主的“1+N”产业体系基地达20万亩以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25家,其中省级龙头农业企业4家,带动2万余户农民参与,人均受益达1000元以上。同时,以江西观山月葛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带动全县各类葛加工企业127家,葛产业产值达5亿元以上,解决3000余人就业。
依托葛源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优势,该县在秀美乡村点上布局产业,全力打造以“横峰采摘”为区域品牌的横峰休闲农业,推进产村融合;推出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2条是以葛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线路,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
(来源:综合上饶日报)
2020年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天津津南小站稻种植系统、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戈壁红驼牧养系统、辽宁阜蒙旱作农业系统、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江苏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浙江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浙江安吉竹文化系统、浙江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浙江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江西泰和乌鸡林下生态养殖系统、江西横峰葛栽培生态系统、山东泰安汶阳田农作系统、河南嵩县银杏文化系统、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统、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湖南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东莞)、广西横县茉莉花复合栽培系统、重庆大足黑山羊传统养殖系统、重庆万州红桔栽培系统、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四川宜宾竹文化系统、四川石渠扎溪卡游牧系统、贵州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贵州安顺屯堡农业系统、陕西临潼石榴种植系统。
相关阅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果萍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xuguoping.net/zhongguozhongyaonongyewenhuayichan/jiangxihengfenggezaipeishengtaixito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