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櫂歌|兰溪棹歌》是清代诗人汪启淑创作的作品之一。兰溪櫂歌共收录诗一百首,记述了当时兰溪的地方风土、人情物志、名胜古迹和轶闻掌故。每首诗后附有言简意赅的注解,对诗中的述及的人物、风景、掌故进行考释说明,引经据典,辅之实地考察。徐果萍国学网为您提供清代汪启淑《兰溪棹歌·寒食家家上墓田》原文、繁文、翻译、赏析等相关内容。
汪启淑《兰溪棹歌·寒食家家上墓田》原文
寒食家家上墓田,
素车麻髻剧堪怜。
东风那管人间恨,
开遍漫山红牡丹。
汪启淑《兰溪棹歌·寒食家家上墓田》繁体
寒食家家上墓田,
素車麻髻劇堪憐。
東風那管人間恨,
開遍漫山紅牡丹。
汪启淑《兰溪棹歌·寒食家家上墓田》翻译
在寒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前往自家的墓田进行祭扫活动。人们乘坐着素车,梳着麻髻的模样,看起来极其令人怜悯。春风哪会顾及人间的这些哀伤之情呢?此时漫山遍野都开满了红色的牡丹。
1.寒食家家上墓田
“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人们也会在此时去祭扫祖先的坟墓。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寒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前往自家的墓田(进行祭扫活动)。(描绘出寒食节期间人们依俗祭扫祖墓的普遍场景。)
2.素车麻髻剧堪怜
“素车”指未经油漆装饰的白色车子,常作为丧车或在祭扫等庄重场合使用;“麻髻”是指用麻制成的发髻,也是服丧或参加庄重祭祀活动时的一种装束。“剧堪怜”意思是极其令人怜悯。整句诗是说:(人们)乘坐着素车,梳着麻髻的模样,看起来极其令人怜悯。(通过对人们祭扫时的着装和乘坐车辆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庄重、哀伤的氛围,让人感觉他们的样子很是可怜。)
3.东风那管人间恨
“东风”即春风,在诗中常被赋予生机、美好的意象。“那管”就是哪管、不顾的意思。“人间恨”这里主要指人们在寒食节祭扫时因思念逝去亲人等而产生的哀伤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风哪会顾及人间的这些哀伤之情呢。(以春风的无情,来反衬人们内心的悲痛,春风依旧吹拂,不管人们内心的哀愁。)
4.开遍漫山红牡丹
意思是:(此时)漫山遍野都开满了红色的牡丹。(描绘出寒食节时周围自然环境的景象,与前面人们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以牡丹的艳丽盛开衬托出人们哀伤情绪的深沉。)
汪启淑《兰溪棹歌·寒食家家上墓田》赏析
1.节日习俗与哀伤氛围营造
诗的开头“寒食家家上墓田”点明了时间是寒食节,并且描述了家家户户都去祭扫墓田的习俗场景。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缅怀之情,是寒食节期间重要的活动内容。接着“素车麻髻剧堪怜”通过对人们祭扫时的着装和乘坐车辆的细致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的氛围。素车、麻髻这些都是在庄重、哀伤场合才会出现的元素,它们让人们看起来显得格外庄重且可怜,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人们在祭扫时那种沉痛的心情。
2.无情东风与情感反衬
“东风那管人间恨”一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春风本是带来生机和美好的象征,但在这里,诗人却说春风哪会顾及人间的这些哀伤之情呢。通过春风的无情,更加突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悲痛。春风依旧吹拂,花儿依旧开放,可人们却沉浸在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伤之中,这种对比让人们的哀伤之情显得更加深沉。
3.牡丹盛开与情绪对比
“开遍漫山红牡丹”同样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漫山遍野盛开的红色牡丹,艳丽夺目,是大自然呈现出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人们却在寒食节的祭扫活动中怀着沉痛的心情,这种艳丽的自然景象与人们哀伤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牡丹的盛开反衬出人们哀伤情绪的深沉,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们在寒食节时内心的悲痛是多么强烈,即使周围环境如此艳丽,也无法冲淡他们的哀伤。
4.整体意境与情感表达
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哀伤与生机交织的复杂意境。一方面是人们在寒食节时因祭扫而呈现出的庄重、哀伤的氛围,素车、麻髻以及沉痛的心情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是春风吹拂、牡丹盛开所带来的生机和艳丽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交织的意境,表达了对人们在寒食节时深切缅怀祖先、沉痛思念逝去亲人的情感的理解,同时也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这种情感的深沉,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寒食节期间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