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櫂歌|兰溪棹歌》是清代诗人汪启淑创作的作品之一。兰溪櫂歌共收录诗一百首,记述了当时兰溪的地方风土、人情物志、名胜古迹和轶闻掌故。每首诗后附有言简意赅的注解,对诗中的述及的人物、风景、掌故进行考释说明,引经据典,辅之实地考察。徐果萍国学网为您提供清代汪启淑《兰溪棹歌·处处春风飏酒帘》原文、繁文、翻译、赏析等相关内容。
汪启淑《兰溪棹歌·处处春风飏酒帘》原文
处处春风飏酒帘,
桃花坞里畅遐瞻。
乐颜遗宅无人到,
双燕衔泥自入帘。
汪启淑《兰溪棹歌·处处春风飏酒帘》繁体
處處春風飏酒簾,
桃花塢里暢遐瞻。
樂顏遺宅無人到,
雙燕銜泥自入簾。
汪启淑《兰溪棹歌·处处春风飏酒帘》翻译
每一处都能看到春风吹拂着酒肆门前高挑的酒帘,在那桃花盛开的桃花坞里,可以尽情地向远处眺望。当年乐颜遗留下来的宅子已经没有人前去拜访了,只有一双燕子衔着春泥自由自在地飞进那帘子里面。
处处春风飏酒帘
每一处都能看到春风吹拂着酒肆门前高挑的酒帘。(“飏”,吹拂之意;酒帘,旧时酒店门口挂的幌子,用以招徕顾客。)
桃花坞里畅遐瞻
在那桃花盛开的桃花坞里,可以尽情地向远处眺望。(“桃花坞”,是种满桃花的地方,常为人们春日游玩之所;“畅遐瞻”,畅快地向远方瞻望。)
乐颜遗宅无人到
当年乐颜遗留下来的宅子已经没有人前去拜访了。(这里“乐颜”所指需结合具体背景,可能是当地某位有名人物,其宅子如今已被人冷落。)
双燕衔泥自入帘
只有一双燕子衔着春泥自由自在地飞进那帘子里面。(描绘出春日燕子忙碌筑巢的景象,与前面宅子的冷清形成对比。)
汪启淑《兰溪棹歌·处处春风飏酒帘》赏析
1、整体意境营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画面,通过春风、酒帘、桃花坞、乐颜遗宅、双燕衔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有着春日的热闹生机又透着几分寂寥落寞的氛围。开头“处处春风飏酒帘”,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春风拂面、酒肆林立的热闹春日场景中,酒帘在风中飘扬,暗示着人群往来、热闹非凡的街市景象。而“桃花坞里畅遐瞻”则进一步拓展了画面,那大片盛开的桃花,让诗人能够在其中畅快地远望,给人以明媚、开阔之感,充满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2、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乐颜遗宅无人到”,原本热闹的场景中出现了这样一座被人遗忘的宅子,曾经或许这里也有过故事,有过热闹,可如今却无人问津,孤独冷清地伫立在那里,隐隐透露出一种繁华不再、人事已非的感慨。最后“双燕衔泥自入帘”,燕子本是春日常见的充满生机的意象,它们忙着衔泥筑巢,依旧遵循着自然的规律生活着,可它们却能自由自在地出入那无人的遗宅,这一对比更加深了遗宅的寂寥之感,也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那种淡淡的惆怅情绪。整首诗就在这种热闹与冷清、生机与落寞的交织中,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春日美景的欣赏,又有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3、艺术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以景衬情、对比烘托的手法。前两句描绘的热闹春景与后两句乐颜遗宅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以春日的生机勃勃来反衬遗宅的寂寥无人,从而更加突出了诗人想要表达的那种物是人非的情感。同时,诗中对各个意象的选取和描绘都较为细腻,如“春风飏酒帘”的动态感,“桃花坞里”的视觉美感,“双燕衔泥”的生活气息,都使得诗歌的画面感十足,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中所传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