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东郊才看罢鞭春

   2024-01-30 本网综合清代汪启淑130
核心提示:兰溪櫂歌共收录诗一百首,《兰溪棹歌·东郊才看罢鞭春》原文是东郊才看罢鞭春,百技当场斗所能。一瞬上元佳节到,村村钲皷赛桥灯。《兰溪櫂歌|兰溪棹歌》是清代诗人汪启淑创作的作品之一。

兰溪櫂歌|兰溪棹歌》是清代诗人汪启淑创作的作品之一。兰溪櫂歌共收录诗一百首,记述了当时兰溪的地方风土、人情物志、名胜古迹和轶闻掌故。每首诗后附有言简意赅的注解,对诗中的述及的人物、风景、掌故进行考释说明,引经据典,辅之实地考察。徐果萍国学网为您提供清代汪启淑《兰溪棹歌·东郊才看罢鞭春》原文、繁文、翻译、赏析等相关内容。

汪启淑《兰溪棹歌·东郊才看罢鞭春》原文

东郊才看罢鞭春,

百技当场斗所能。

一瞬上元佳节到,

村村钲皷赛桥灯。

汪启淑《兰溪棹歌·东郊才看罢鞭春》繁体

東郊才看罷鞭春,

百技當場斗所能。

一瞬上元佳節到,

村村鉦皷賽橋燈。

汪启淑《兰溪棹歌·东郊才看罢鞭春》翻译

在东郊刚刚看完 “鞭春” 的仪式,各种技艺在当场比拼各自的能力。一瞬间就到了上元佳节,每个村子都响起钲鼓之声,比赛着桥上的花灯。

汪启淑《兰溪棹歌·东郊才看罢鞭春》赏析

一、主题与情感

1、传统习俗的活力与欢乐

诗歌开篇 “东郊才看罢鞭春”,描绘了在东郊刚刚观看完 “鞭春” 这一传统习俗活动的场景。“鞭春” 通常是在立春时节举行的一种仪式,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诗人通过描述这一活动,展现了传统习俗的活力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百技当场斗所能” 进一步展现了活动的热闹氛围。各种技艺在当场比拼,人们各显其能,充满了竞争与活力。这种场景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2、节日的喜庆与热闹

“一瞬上元佳节到,村村钲皷赛桥灯”,从上一个活动自然地过渡到上元佳节。上元节是一个充满喜庆和热闹的节日,村村响起钲鼓之声,比赛桥上的花灯。这一描写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喜爱,以及对生活中欢乐和美好的赞美。

二、艺术特色

1、场景的生动描绘

诗中对 “鞭春” 和上元节的场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从 “东郊才看罢鞭春” 到 “百技当场斗所能”,再到 “村村钲皷赛桥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活动的热闹和节日的喜庆。

生动的场景描绘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2、时间的快速流转

“一瞬上元佳节到” 这句诗体现了时间的快速流转。从 “鞭春” 到上元节,仿佛一瞬间就过去了。这种时间的快速流转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变化之快。

时间的快速流转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3、对比与呼应

诗歌中 “鞭春” 和上元节的场景形成了对比与呼应。“鞭春” 是春天的象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上元节则是节日的喜庆,充满了热闹和欢乐。两个场景相互对比,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对比与呼应的手法使诗歌更加具有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不同场景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国学
  • 清代汪启淑
  • 安徽歙县人,寓居杭州,字季峰,号讱庵。家富,喜交名士,家有绵潭山馆,藏书极多。乾隆中,开四库馆,献书六百余种。官工部郎,擢兵部郎中。有《水曹清暇录》、《切庵诗存》等,辑有《飞鸿堂印谱》、《汉铜印丛》等。
推荐图文
推荐国学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